6月15日
四子王旗烏蘭花鎮(zhèn)神舟廣場上
人頭攢動
觀眾時而熱淚盈眶
時而喜笑顏開
只因感人的情景劇
《草原母親·都貴瑪》正在這里上演
烏蘭牧騎隊員們一個個精神抖擻
用盡所學(xué)詮釋好劇中角色每一刻的神態(tài)
每一個眼神
……
隨著“嗚…嗚…嗚”的汽笛聲,時間來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。
那時的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等地陷入物資匱乏,大批孤兒面臨糧食不足的威脅。這時,內(nèi)蒙古敞開懷抱,3000名孤兒來到大草原,都貴瑪接手了28個孩子。
《草原母親·都貴瑪》情景劇劇照。常曉萍/攝
從小失去母親的都貴瑪,對這些孤兒有著特殊的感情,立志為他們打造草原上第一個溫暖的家。她白天忙得焦頭爛額、晚上睡不了一個整覺,一旦有孩子生病,需要冒著草原寒風騎馬奔波幾十里地送孩子就醫(yī)。
雖然身處缺醫(yī)少藥、生活艱苦的年代,但在都貴瑪?shù)木暮亲o下,28個體弱多病的孩子沒有一人因病致殘,更無一人夭折,都被健康地送到養(yǎng)父母家中。
《草原母親·都貴瑪》情景劇劇照。虎佳麗/攝
隨著時間推移,孩子們都已經(jīng)長大成人,都貴瑪也漸漸步履蹣跚、身形佝僂……
額吉
是草原上最偉大、最神圣的一個稱謂
額吉
是最溫柔也是最堅強的角色
“很感人,一下就把我拉進去了,”63歲的市民武仙仙抿了抿嘴、擦了擦眼角的淚水,抬眼說道:“還沒結(jié)婚生子的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女孩,一下就養(yǎng)了那么多孩子,最后孩子們長大成人了,自己也老了……都是做母親的,自然能體會到她的不容易。”
《草原母親·都貴瑪》情景劇劇照。常曉萍/攝
為慶祝建黨100周年,講好“三千孤兒入內(nèi)蒙”的民族團結(jié)故事,四子王旗烏蘭牧騎以“人民楷模”都貴瑪?shù)母腥耸论E為原型,精心編排了情景短劇《草原母親·都貴瑪》。該劇以保育員都貴瑪和朝魯、朝魯妹妹之間的情感故事為主線,通過孩子們剛到草原時對都貴瑪?shù)呐懦猓诫x開時的留戀與不舍,講述了草原額吉都貴瑪超越地域、超越民族、超越血緣的人間大愛,她身體力行、不畏艱辛,履行了向黨和國家許下的莊嚴承諾:“接一個、活一個、養(yǎng)一個、壯一個”。
據(jù)四子王旗烏蘭牧騎指導(dǎo)員那木拉介紹,該劇由37個烏蘭牧騎隊員共同演繹,時長20分鐘左右,未來將會加工成90分鐘的大型情景劇。
時光從青青草原流淌而過
各民族
手足相親、守望相助的動人故事
還在續(xù)寫
……